混凝土:优先选用商品混凝土(配合比稳定),若现场搅拌需严格按比例(C30 参考:水泥:砂: 石子:水 = 1:1.8:3.6:0.5),并添加减水剂(改善和易性)、抗裂剂(减少收缩裂缝)。
钢筋:受力筋选用带肋钢筋(HRB400),分布筋用 HPB300 光圆钢筋,确保无锈蚀、无弯折损伤。
辅助材料:模板(竹胶板或钢模板,厚度≥15mm)、支撑体系(钢管架、顶托,需验算承载力)、垫块(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,通常 20-30mm)、植筋胶(若需与原结构连接)、振捣器(插入式或平板式)等。
清理基层:铲除阳台原表面的保温层、防水层、浮灰及松散混凝土,露出坚实基层(原混凝土或墙体),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,晾干后涂刷界面剂(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,增强新老混凝土粘结力)。
结构修复:若原阳台基层有裂缝(宽度>0.3mm),需先修复:沿裂缝凿 “V” 型槽,清理后填入环氧树脂砂浆,表面贴玻纤布加固。
植筋(关键步骤,针对与原结构连接):若浇筑范围超出原阳台,需在墙体或挑梁上植筋(连接新钢筋):
按设计间距钻孔(直径比钢筋大 4-6mm,深度≥10 倍钢筋直径,如 φ12 钢筋需钻深≥120mm);
清孔:用毛刷 + 吹风机清除孔内碎屑,确保无粉尘、无积水;
注胶:将植筋胶(改性环氧树脂型)注入孔内至 2/3 深度,缓慢插入钢筋,旋转 1-2 圈排除气泡,静置固化(按胶材说明,通常 24 小时后可受力)。
模板搭设:根据设计标高(阳台面比室内低 2-3cm,防雨水倒灌)和坡度,用墨线弹出模板位置,铺设模板(接缝处贴密封胶带防漏浆),阴阳角用方木加固。
支撑加固:模板下方搭设钢管支撑(立杆间距≤80cm,横杆间距≤1.2m),底部垫木板(分散压力,防沉降),用顶托调节模板平整度,最后用斜撑固定(抗侧移,尤其悬挑部位)。
验收:检查模板尺寸、标高、坡度及支撑牢固性(用手推无晃动),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。
严禁超荷载浇筑:阳台厚度不宜超过 12cm,避免增加原结构负担;
钢筋锚固必须可靠:植筋胶需选用 A 级胶(抗震设防要求),锚固深度不小于规范最小值;
悬挑部位加强:悬挑阳台根部(与墙体连接处)需增加钢筋密度(如加密箍筋),混凝土浇筑时优先振捣根部,确保密实。
阳台浇筑混凝土涉及结构安全,必须由具备资质的施工队操作,且施工前需通过物业及相关部门审批。严格遵循上述流程,可确保阳台的承载能力、耐久性及使用安全,避免因施工不当导致坍塌、渗漏等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