维修的前提是明确故障点,需从结构安全性、功能完整性、外观美观性三个维度全面排查:
池体裂缝:观察混凝土池壁、池底是否有裂缝(横向 / 纵向 / 网状),记录长度、宽度、深度(用塞尺测量),判断是结构性裂缝(因地基沉降、荷载过大导致,需紧急处理)还是表层裂缝(因混凝土收缩、风化导致)。
混凝土状况:检查是否有剥落、蜂窝麻面(混凝土浇筑缺陷)、钢筋外露锈蚀(保护层破坏),重点关注池体与地面衔接处、管道穿池部位(易应力集中)。
附属结构:若有假山、叠水、喷泉等景观,需检查山体石材是否松动、叠水堰体是否坍塌、喷泉基座是否渗漏。
漏水是观景池最常见问题,需精准定位漏点:
直观观察:池体表面是否有湿润痕迹、返潮点;放空池水后,检查池壁 / 池底是否有明水渗出、土壤是否有积水(判断漏点位置)。
闭水试验:若未放空,可做闭水试验(注满水后标记水位,24 小时内水位下降超过 5cm 且排除蒸发因素,说明存在漏水);重点检查阴阳角、管道穿池处、伸缩缝、瓷砖 / 石材接缝(漏水高发区)。
防水层状态:若为外露防水层(如防水涂料、卷材),检查是否有起鼓、开裂、老化剥落;若为隐蔽防水层(如混凝土内掺防水剂),需结合裂缝和漏水点判断是否失效。
针对裂缝、混凝土破损等问题,需结合 “加固 + 修补” 原则处理:
观景池防水需兼顾 “密封性” 和 “环保性”(避免污染水体),常用方案:
局部补漏:
整体重做防水层(适用于大面积漏水或防水层失效):
基层处理:铲除旧防水层,修补坑洼,阴阳角做圆弧处理(半径≥50mm);
选料施工:优先用环保型材料(如 JS 复合防水涂料、聚氨酯防水涂料),分 2-3 遍涂刷(总厚度≥1.5mm),每遍干燥后交叉涂刷;若为大型水池,可搭配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(热熔粘贴,搭接宽度≥10cm);
保护层:防水层干燥后,做 5-10cm 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(掺抗裂纤维),避免后续施工破坏。
水质净化:
轻度浑浊:放空部分水,投加聚合氯化铝(浓度 10-20ppm)絮凝,24 小时后吸走沉淀,补充新水。
藻类爆发:用硫酸铜(0.5-1ppm)灭杀,配合紫外线杀菌器(功率按水量计算:1m³ 水配 10-15W)持续运行 3 天。
严重污染:彻底放空池水,清理池底淤泥(用高压水枪冲洗),涂刷二氧化氯溶液消毒,重新注水后投放有益菌(如光合细菌)平衡生态。
设备维修:
循环泵:异响多为轴承磨损,更换同型号轴承;流量下降检查叶轮是否堵塞(清理)或泵体漏水(更换机械密封)。
过滤器:砂缸过滤器反冲洗后仍压力高,需更换滤料(石英砂 + 活性炭,比例 3:1);滤芯过滤器直接更换 PP 棉 / 超滤膜。
水下灯:更换时需选 IP68 级防水灯具,接线处用防水端子密封,避免漏电(测试接地电阻<4Ω)。
瓷砖 / 马赛克脱落:
石材风化 / 返碱:
彩绘 / 浮雕修复:
闭水验收:注满水后观察 48 小时,水位下降≤3cm 且池体无渗漏痕迹(重点查修补处)。
设备运行:测试循环系统(水流均匀)、照明(无闪烁、短路)、喷泉(喷射稳定),连续运行 24 小时无故障。
水质检测:透明度≥1.5m,pH 值 6.5-8.5,菌落总数<1000CFU/L(符合《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》)。
外观检查:装饰层平整牢固,与原景观风格统一,无明显修补痕迹。
定期清理:每周打捞漂浮物,每月吸除池底淤泥(用水下吸尘器),每季度清洗过滤器。
设备巡检:每月检查循环泵压力、水下灯线路,雨季前加固附属结构(防冲刷)。
水质调控:每周检测 pH 值、余氯,按需投加药剂;夏季增加换水频率(每月换 1/3 新水)。
季节性维护:冬季(北方)放空池水,排水后检查池体冻融情况;夏季遮阳(避免藻类过快生长)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实现观景池 “结构稳、不漏水、水清洁、景美观” 的维修目标,兼顾功能性与景观性的长期平衡。